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习近平: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从出口创汇卖全球到扩大进口买全球,中国与全球市场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办好包括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在内的各大展会平台,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与会各方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促进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将推动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宁波保税区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培育发展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先进制造等功能产业,拓展了区域发展新空间。
在中国开放发展新阶段,扩大进口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段话出自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价值为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将与联盟成员一起推进合作链接、创新链接、发展链接,依托超聚变的技术能力、客户需求的导入共同发展壮大河南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联盟揭牌时,已明确了各自的目标。未来产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产品、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生态链之间的竞争。从10月26日开始,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河南省新材料产业联盟、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联盟、河南省现代食品产业联盟、河南省先进装备产业联盟、河南省现代轻纺产业联盟、河南省现代医药产业联盟相继召开成立大会,全省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踊跃入盟,凝聚起共同推动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强大合力。产业联盟成立后,要在联盟内部深入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适配性对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地方配套率。
同时在产业联盟之间加强互动合作,构建群链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如河南省新材料产业联盟将有效促进新材料企业与原材料企业、下游应用企业紧密合作、利益共享,形成从上游原材料生产到新材料加工,再到下游示范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翔宇说。强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创新效能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围绕7大产业集群组建7个产业联盟,是省委、省政府推进群链培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顶层设计,目的是将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更好结合,共同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融合协同发展机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产业联盟将围绕链接群链资源、深化产业协同、促进有序竞争、当好桥梁纽带的功能定位,吸引各界力量广泛参与,链接上下游,贯通左右岸,覆盖大中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发展共谋、群链共建、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为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提供强大动能。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目标是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创新融合平台、供应整合平台、品牌推广平台,共同做好产业生态,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竞争力。河南省现代食品产业联盟将建成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平台,加强研发体系的构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形成领军企业群,塑造河南食品新气象。本报讯(记者 陈辉)11月3日下午,随着河南省现代医药产业联盟的成立,我省围绕培育壮大28条重点产业链组建的7大产业联盟全部揭牌南阳市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大对劳务中介市场监管力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全面优化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建设和资源配置,实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南阳市聚焦优中培新、有中育新、无中生有,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打造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今的南阳正积蓄发展之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出彩河南篇章中奏响最强音符。自觉回应民生期盼幸福生活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智慧物联学院、南阳电厂二期、仲景大道南段贯通工程开工建设,建业田园综合体建成运营,白河大道即将通车。长期以来,南阳市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生态绿线不含糊,为保障一渠清水安全北送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不懈努力。全力守好国之大者秋高气爽,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水位上升至168米,游客纷至沓来,看海的热情空前高涨。2022年,绿色食品产业规模超1400亿元,装备制造业达到780亿元,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近两年来,南阳市坚持绿色崛起、美丽富民,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营商环境等指标由以往的倒数进入全省前列。稳就业,营造高质量就业创业环境。
强保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淅川县九重镇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
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扩增量、促转型的关键举措。南阳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18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三级甲等医院达到8家、数量全省第二。
南阳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市场规模等优势,着力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辐射周边、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力争到2025年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2030年突破1万亿元,创建名副其实的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全市140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653亿元,占全年的99.3%。
实施国储林、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石漠化治理、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加快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跻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近两年,南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时的殷殷嘱托,以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契机,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争先进位,推动现代化南阳建设全面提速。眼下,南阳市小麦正在播种。李栀子 摄南阳加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淅川县宋岗码头,旅客们慕名前来打卡游玩,乘船游览秀美湖光,赏斑斓山色,尽享山水之美。依托仲景、福森等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花、药、果、菌、茶等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持续壮大规模、完善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2年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生产规模均居全省第一,2023年5月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月季博览会。
为守好一库碧水,筑牢水源地生态安全屏障,南阳市持续加强水质保护,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工作体系,成立丹江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实施互联网+护水机制,入库主要河流及库周重点部位水质监测全覆盖,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水源地三省五市联防联控,制定完善一河一策一图应急预案,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南阳实践经验被全国推广。兴教育,打造全省教育高地。
南阳市实施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中心城区新建17所十五年一贯制完全学校,接收学生5.8万名,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充,立德树人的南阳方案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全市上下将不忘嘱托,牢记使命,以更大的努力、更高的标准,拼争一流、抢占先机,全力推动副中心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拼出高质量。
实施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筛选确定21个重点产业链,出台实施方案,一链一策一群一策延链补链强链育链,全力打造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产业、新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型建材、现代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军工产业5个300亿—500亿级产业集群。南阳市切实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筑牢稳产保供压舱石。全市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985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以上项目247个。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南水北调移民、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近两年来,南阳市始终站位全局,把守好国之大者作为第一责任,倾力做好水质保护、粮食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南阳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谆谆教导,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
南阳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体系,健全多元排查化解联动调解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保平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表示:南阳已凝聚起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强大力量。聚焦生猪稳产保供,依托牧原集团,建设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2年牧原集团生猪出栏6120.1万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